“水渠通了,庄稼不怕没水灌溉了,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啊。”
“以后再遇到连续大晴天,我们再也不用挑水浇地了,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!”
……
望着汩汩清流沿着新修的水渠涌入田间,广安区官盛镇长坪村的村民们难掩喜悦。
这份喜悦,来之不易。去年4月,官盛镇纪委在长坪村走访时,村民们的焦虑言犹在耳。
“水渠都坏了好多年了,灌溉全靠人挑车拉,太费劲了。”
“不仅仅是我们村受到影响,附近几个村的水渠也都是一样的问题。”
“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,必须尽快解决影响群众灌溉难问题。”官盛镇纪委书记王弋斩钉截铁地说。
镇纪委立即组织力量下沉一线,采取入户走访、实地查看、查阅资料等方式,对长坪村及周边石咀、渡口、沙湾等村的灌溉设施状况进行深入核查,了解到官盛镇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或年久失修无法使用,或设计落后出水量太小,早已无法满足灌溉需求。据统计,全镇亟需修复或新建的水渠总长度达12.831公里,这些堵塞的水系“毛细血管”,严重影响村民们的农业生产。
了解情况后,镇纪委立即报告镇党委,并将该问题纳入重点问题清单。镇党委高度重视,协调有关部门启动水渠修建工程,并要求涉及的村两委在村务公开栏同步公示工程预算、施工进度、资金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,确保过程透明、监管到位。
今年4月,这项惠民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。12.831公里的畅通水渠,有效保障了全镇60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,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水是农业的“命脉”。近年来,广安区纪委监委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为契机,紧盯农田水利灌溉这一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,靠前监督、全程监督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责任,确保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惠及民生,助力农业生产。
强有力的监督保障,推动了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提速增效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启动农田水利改造提升项目21个,预计将惠及农田4.7万亩,为全区粮食稳产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紧盯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,不断强化政治监督,做实日常监督,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。”广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